英国锡兰硬币

锡兰岛造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第一枚硬币的面额名称丢失了。由于硬币占主导地位的图像,历史学家将它们命名为"大象和十字记号"。公元初期,岛上流通着铜币,上面刻有无光泽的狮子和凸点指定的面额。在欧洲人出现的前夕,岛上铸造了铜币"massa"和金币,银币,以及不太常见的"kahavanu"铜币,上面写着锡兰岛现任统治者的名字。
 
葡萄牙人是1505年第一个到达锡兰岛的欧洲人。1658年,该岛成为荷兰殖民地,直到1796年才成为英国殖民地。 所有殖民大国无一例外地发行硬币在岛上游荡。1597年发行了第一批葡萄牙硬币,1660年发行了第一批荷兰硬币。 
 
英国人于1801年为该岛发行了第一批硬币。这些是1/48,1/24和1/12 riksdollar的优点铜币。该货币的名称是从"riksdaller"转换而来的,继承自其前身荷兰人。在1803年和1808年,除了生产线外,他们还以24、48和96 Stivers的优点发行了银币,并在1814年发行了面额为1扇令牌的硬币。所有面额的反面都是大象。这些发行的所有硬币都是手工铸造的。
 
为了了解当时锡兰岛复杂的货币体系,有必要熟悉面额比率。
1个粉丝=4个粉丝
1 riksdollar=12 fanam=48 stivers
1 Stiver=4 Pais
 
同时,从1802年开始,与手工造币平行发行了机动造币硬币,这些硬币在尺寸和质量上得到了更好的执行和标准化,面额分别为1/192,1/96和1/48 rixdollar,它们也是在铜坯上制作的。
 
1815年,发行了一系列面额为½、1和2的铜币,在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个人资料正面显示了代替面额数字的图像。硬币的反面显示了相同的大象。1821年,发行了唯一带有威廉四世国王轮廓的硬币-银色riksdollar。
 
1825年,Riksdollar作为锡兰的官方货币不复存在。他被英镑取代。英国硬币被授予岛上唯一的法定货币地位。同时,从1836年开始,英属印度硬币(卢比和安娜)的流通量与大不列颠硬币相当,以2先令=1卢比的汇率兑换。印度卢比直到1869年6月18日才成为"合法"货币。这就是为什么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锡兰没有发行特殊硬币的原因。直到1872年,英国才在殖民地发行限量版硬币,并在十进制系统中立即发行。所有硬币上都标有"1870"日期。硬币系列包括¼,½,1和5美分的面额。硬币是用铜坯制成的。相反,硬币没有描绘大象,而是描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而硬币正面则描绘了棕榈树和面额,并在圆圈上拼写出来。
 
KM #90, ¼美分1870,铜,20万秒,年份1870-1901
 
KM #91, ½美分1901,铜,2毫秒,年份1870-1901
 
KM #92,1 cent 1870,铜,7 milln.ex.,年份1870-1901
 
仅在1892年,面额为10美分,25美分和50美分的银币才流通。
 
KM #94,10美分1894,银色0.800,300万秒,年份1892-1900
 
KM #95,25美分1893,银色0.800,1.5 ml.ex.,年份1892-1900
 
随着爱德华七世国王在英国上台,现任君主的肖像也发生了变化。但与此同时,硬币的正面设计和阵容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这次(1902年)首次发行了银币,相同的0.800样本,直到1904年才发行了青铜币。 
 
KM #100,1904美分¼分,铜,10.3万秒,唯一发布的一年
 
KM #101, ½美分1904,铜,2毫秒,年份1904-1909
 
KM #102,1 cent 1910,铜,8.2 milln.ex.,年份1904-1910
 
KM #97,10美分1902,银色0.800,1毫秒,年份1902-1910
 
KM#98,25美分1903,银色0.800,40万秒,年份1902-1910
 
KM #99,50美分1903,银色0.800, 800.ex.,年份1902-1910
 
鉴于相当多的铜用于制造5美分的娱乐硬币,因此该硬币于1909年决定在铜镍坯上发行,英国的"非常规"方形。对于锡兰来说,岛上历史上已经有同样的硬币形式。"Kahapanas"以类似的方式出现-古代印度马加达州的银币,早在公元前3至1世纪就由商人引入该岛。"Kahapanas"是通过将特定尺寸的方块切成薄片银制成的。然后,为了使重量符合特定标准,在切割的正方形上切下了角度。
 
KM #103,5美分1909,铜镍合金,2毫秒,年份1909,1910
 
一枚面额为¼美分的硬币,上面有下一任英国君主乔治五世的个人资料。其他面额相同,并且设计相似。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白银样本减少到0.550。
 
KM #106, ½美分1917,铜,2 milln.ex.,年份1912-1926
 
KM #107,1 cent 1914,铜,6milln.ex.,年份1912-1929
 
KM #108,5美分1912,铜镍合金,4mln.ex.,年份1912-1926
 
KM #104,10美分1912,银色0.800,1毫秒,年份1911-1928
 
KM #105 a, 25美分1922年,银色0.550,1.2 ml.ex.,年份1911-1926年
 
KM #109 a, 50美分1921年,银色0.550, 800.ex.,年份1913-1929年
 
乔治五世的硬币分几个阶段发行。最初,1937年只发行了两个面额的硬币-铜坯上的½美分和1美分。
 
KM#110, ½美分1940年,铜,5.1 mln.ex.,年份1937.1940
 
KM #111,1 cent 1942,铜,20.1 mln.ex.,年份1937-1942
 
直到1941年才发行了第一枚乔治六世面额为10美分的银币。一年后的1942年,发行了50美分的硬币。值得注意的是,银样品再次提高到0.800。这些面额的硬币仅持续一年发行,从未发行过25美分的银面额。
 
KM #112,10美分1941,银色0.800, 16.3mill.ex.,唯一发布年份
 
KM #114,50美分1942,银色0.800, 662.ex.,唯一发布年份
 
下一批硬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高峰期于1942年至1944年发行的。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参与国一样,制造硬币的工件材料也发生了变化。1美分的面额在青铜坯料上过量,其余面额在镍黄铜合金坯料上过量。此外,必须注意的是,新的面额出现了-2美分,这是第一次在波浪形工件上完成,以及更新的10美分。
 
KM #111 a, 1 cent 1943,青铜,43.7 milln.ex.,年份1942-1945
 
KM #117,2美分1944,镍黄铜合金,30.2 mln.ex.,唯一发布年份
 
KM #113.1,5美分1943"粗坯料",镍黄铜合金,12.7 mln.ex.,年份1942年,1943年
 
KM #113.2,5美分1945年"精细工件",镍黄铜合金,31.2 mln.ex.,年份1944年,1945年
 
KM #118,10美分1944,镍黄铜合金,30.5 ml.ex.,唯一发布年份
 
KM #115,25美分1943,镍黄铜合金,13.9 mln.ex.,唯一发布年份
 
KM #116,50美分1944,镍黄铜合金,8.6 mln.ex.,唯一发布年份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乔治六世国王去世后,"1945年"日期的硬币面额也一直铸造到1962年。
 
1948年,锡兰从英国获得虚构的独立,获得了其统治地位。1951年,乔治六世(George VI)重新发行了硬币,1955年,锡兰发行了唯一带有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轮廓的2美分硬币。此后,英国君主不再出现在锡兰硬币上。1972年,该州更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不再是英国的统治地,同时仍然是英联邦国家的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