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its Settlements,砂拉越和北婆罗洲硬币

我们继续讲述曾经在东南亚建立的英国殖民地的故事。这项审查将涉及马六甲半岛和加里曼丹岛的英国殖民地,因为这些殖民地独立于现代的马来西亚国家:Streits Settlements、砂拉越、北婆罗洲
 

Streits Settlements

 
在19世纪初期,在东印度群岛,计算中广泛使用了西班牙殖民货币(主要是墨西哥和秘鲁比索)以及邻近马来国家的货币(吉兰丹和特伦加努,槟城元)。 
 
马六甲半岛的英国殖民始于1786年,当时统治者吉打苏丹国获得了半岛西部槟城岛的殖民地所有权。1800年,英国从苏丹购买了该岛对面的部分海岸。1824年,荷兰通过条约割让了马六甲和新加坡的领土。1826年,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的领土合并为英属印度东部总统府,称为Streits Settlements,在翻译中意为"海峡定居点"(鉴于马六甲海峡)。合并领土后,东印度公司试图在殖民地的流通中引入印度卢比,但事实证明,墨西哥元在结算中更为方便。直到1837年,印度卢比才成为法定货币。 
 
Streits Settlements的第一批硬币日期为1845年,于1847年6月1日开始流通。这些是在铜坯上铸造的,面额分别为¼,½和1美分。硬币正面显示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形象,面额和传奇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背面。
 
KM #2, ½美分1845,铜,18.7 milln.ex.,唯一发布年份
 
KM #3,1 cent 1845,铜,18.5 milln.ex.,唯一发布年份
 
第一版硬币的雕刻师是英国皇家铸币局首席雕刻师威廉·维恩(William Wyon)。整个问题都是在加尔各答造币厂铸造的。同时,100美分的新硬币相当于1菲律宾或墨西哥比索。鉴于西班牙殖民地流通的硬币数量众多,该殖民地尚未需要铸造自己的银币。 
 
威廉·维昂(William Wyon,1795-1851年)
 
以下系列的硬币于1862年以相同的形式发行,已经有了不同的传说-印度STRAITS(印度海峡),这预示着领土即将分配给一个独立的殖民地。Graver-William Wyon。硬币是由加尔各答铸币厂铸造的。
 
KM #6,1 cent 1862,铜,9.3 milln.ex.,唯一发布年份
 
1867年,Streits Settlements从英属印度撤出,并获得了英国独立王室殖民地的地位,因此印度卢比失去了法定货币的地位。
 
最终,在1871年至1872年,发行了完整的硬币系列供殖民地使用,除了"传统"面额的铜币外,还包括5美分,10美分,20美分和50美分的银币。正面仍然是维多利亚,反面是STRAITS殖民地的全名SETTLEMENTS(Straits Settlements)。Graver-Leonard Charles Wyon是William Wyon的长子。
 
Leonard Charles Wyon(1826-1891)
 
KM #9,1 cent 1874,铜,10 mln.ex.,年份1872-1883
 
KM #10,5美分1901,银色0.800,3 milln.ex.,年份1871-1901
 
KM #11,10美分1900,银色0.800,300万磅,年份1871-1901
 
KM #12,20美分1898,银色0.800, 580.ex.,年份1871-1901
 
正如你所看到的,银币在30年的整个发行期间都没有改变其设计,而小事经受住了三次发行。最初,这是向青铜坯的过渡,然后印花税变化不大。
 
KM #16,1 cent 1890,青铜,11 milln.ex.,年份1887-1901
 
1898年,殖民地领土上的货币流通由货币流通委员会负责。同时,禁止私人银行几乎不受控制地发行纸币。
 
下一任英国君主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的硬币系列通过增加1美元的硬币来扩展,该硬币成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单位(海峡美元)。
 
尽管他的统治时期只有9年,但他还是设法发行了几种硬币。第一批面额为5美分,10美分,20美分和50美分的银币样本为0.800。然后,在1907年,50美分的硬币样本增加到0.900,在1909-1910年,其余面额的样本减少到0.600。此外,与第一期相比,1907年发行量的50美分和美元损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重量。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硬币融化,因为硬币的面值相对于白银的价值减少了。Graver- George William de Saulles。
 
George William de Solles(1862-1903)
 
KM #17 , ¼美分1905,青铜,2毫秒,年份1905.1908
 
KM #19,1 cent 1904,青铜,6.6 milln.ex.,年份1903-1908
 
KM #20a, 5美分1910,银色0.600,13 mln.ex.,年份1902-1910
 
KM #21a, 10美分1910,银色0.600,1.7 milln.ex.,年份1902-1910
 
KM #22 a, 20美分1910,银色0.600,3.3 milln.ex.,年份1902-1910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904年,允许其他国家的货币平行流通,包括英镑,墨西哥比索和港元。殖民地的州长约翰·安德森爵士(Sir John Anderson)于1904年8月24日在官方出版物"海峡定居点政府公报"上宣布,自1904年8月31日起禁止外国货币的流通,并确定海峡美元(Dollar Straits Settlements)是殖民地唯一的法定货币。除了对其领土进行整理外,殖民地政府的目标是将海峡美元与黄金标准联系起来。在交换过程中,外国货币的价值逐渐下降,一旦海峡美元的价值达到英镑价值的2先令4便士(2s 4d)(当时的黄金标准汇率),海峡美元正式转换为黄金标准。从1931年开始退出金本位制,当时海峡美元正式与英镑的自由汇率挂钩。
 
第一批带有乔治五世轮廓的硬币于1916年发行,其成分有限:青铜¼和½美分以及银色10美分和20美分。该系列的其余硬币稍后会退缩:1918年为5美分,1919年为1美分和1美元,1920年为50美分。注意1美分硬币的设计和形状的变化。Graver-Edgar Bertram McKennal(Edgar Bertram Mackennal )。
 
Edgar Bertram McKennal(1863-1931)
 
KM #27, ¼美分1916,青铜,4million .ex.,唯一一年发布
 
KM #28, ½美分1916,青铜,300万磅,唯一一年发布
 
KM #32,1 cent 1919,青铜,20.2 mln.ex.,年份1919-1926
 
KM #31,5美分1919,银色0.600,6.9 milln.ex.,年份1918-1920
 
KM #29b, 10美分1926,银色0.600,20 mln.ex.,年份1926-1927年
 
KM #30,20美分1917,银色0.600, 652.ex.,年份1916-1935年
 
KM #35.1,50美分1920,银色0.500,3.9 mill.ex., 1920-1921年发行年份
 
1932年,面额为 ½美分的硬币在方坯上重新发行。设计与先前发行的1美分硬币相同。
 
KM #37, ½美分1932年,青铜,500万秒,唯一一年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后来发行的高级面额(0.500)硬币的样本少于以前发行的较小面额(0.600)。战后全球危机和相关的贵金属价格上涨受到影响。在整个发行期间,标有10美分和20美分(从0.600到0.400再回)的银币样本出现跳跃,设计没有变化。
 
KM #30b, 20美分1935年,银色0.600,1毫秒,年份1926-1935年
 
1920年的5美分面额通常在铜镍坯上发行。直到1926年才归还用于铸造该面额硬币的银。 
 
KM #34,5美分1920,铜镍合金,20 mln.ex.,唯一发布年
 
KM #36,5美分1935年,银色0.600,300万磅,年份1926年,1935年
 
此外,1919年发行的1美元硬币必须紧急从流通中取出,以避免其融化,并用相同面额的纸币代替。 
 
回到马六甲半岛的地理。除了偶尔散布在沿海的Streits Settlements殖民地领土外,半岛的其余部分还被马来亚联邦州内的4个州和未联邦州内的4个州占领。两者尽管具有"独立性",但都受到英国的保护,实际上是由英国管理的。马来亚货币委员会成立于1938年10月,建议授予泛马来货币委员会海峡中所有马来国家和定居点的专有权发行货币。
 
1938年的第23号法令"关于1939年期间的 Streets Settlements货币"获得了所有感兴趣的马来国家的批准,并于1939年首次发行了马来亚国家的通用货币,其传奇人物是马来亚(马来亚货币交易委员会)和乔治六世的个人资料。
 
阵容仅限于½,1,5,10和20美分的硬币。Graver-Percy Metcalfe。
 
珀西·梅特卡夫(Percy Metcalf,1895-1970年)
 
KM #1, ½美分1940年,青铜,6million .ex.,唯一一年发布
 
KM #2,1 cent 1940,青铜,23.6 milln.ex.,年份1939-1941
 
KM #3a, 5美分1943,银色0.500,10 mln.ex.,年份1943.1945
 
KM #4,10美分1941,银色0.750,17 mln.ex.,年份1939.1941
 
KM #5a, 20美分1943,银色0.500,5 milln.ex.,年份1943-1945
 
请注意,1939年至1941年之间的银币发行量为0.750个样本,而在1943年至1945年之间,该样本减少到0.500个。这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1945年)日本占领期间马来亚货币交易专员委员会的活动暂时终止。此外,1943年,由于军事需求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增加,面值为1美分的硬币的发行量有所减少。
 
KM #6,1 cent 1945,青铜,40 milln.ex.,年份1943.1945
 
1948年至1950年,马来亚在铜镍坯上以5美分,10美分和20美分的价格重新发行了硬币。1952年,该委员会更名为马来亚和英属婆罗洲货币专员委员会。直到1961年,在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发行了马来亚和英属婆罗洲的硬币,直到各州脱离英国独立。
 
在这次审查中增加两个曾经存在于现代马来西亚领土的亲英国领土并不多余。这是砂拉越王国和不列颠北婆罗洲的保护国。两者都是所谓的"东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位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由东海与"西马来西亚"隔开。
 

沙捞越州

 
直到1839年,砂拉越的领土都是文莱苏丹国的一部分。1839年,东印度公司的退休官员,兼职冒险家和冒险家詹姆斯·布鲁克(James Brooke)帮助当地苏丹镇压了叛乱,为此他获得了砂拉越河上的小领土。1842年,詹姆斯·布鲁克(James Brook)在那建立了古晋市,后来成为其私人国家的首都和砂拉越统治者"白王朝"王朝的城堡。
 
砂拉越的第一个"白色"王公詹姆斯·布鲁克(James Brooke,1803-1868年)
 
1863年发行了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具有国家创始人形象的硬币。它包括三个面额的铜币,分别是¼,½和1美分。
 
KM #3,1 cent 1863,铜,唯一一年发行
 
砂拉越的第二任王朝-Charles Anthony Johnson Brook,是James Brook的侄子。由于詹姆斯·布鲁克(James Brooke)没有孩子,因此他让妹妹的儿子成为继承人。Charles Johnson Brook统治了足够长的时间-将近50年。
 
砂拉越第二个"白色"王朝Charles Anthony Johnson Brook(1829-1917)
 
在此期间,他发行了两系列硬币。第一批硬币的阵容呼应了其前身的阵容,还包括¼,½和1美分。 
 
KM 6,1 cent 1870,铜,1870-1891年发行
 
1892年,一美分硬币的设计发生了变化:肖像变小,硬币中央出现了一个开口。
 
KM #7,1 cent 1894,铜,1.6 mln.ex.,年份1892-1897
 
第二批硬币于1900年发行,仅包括四个面额的银币-5、10、20和50美分。
 
砂拉越第三个"白色"王朝Charles Weiner de Windt Brook(1874-1963)
 
砂拉越的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王公的硬币-查尔斯·约翰逊(Charles Johnson)的儿子查尔斯(Charles Weiner Brook)于1920年开始铸造。发行了面额为5,10,20美分的0.400样品银币。设计接近其前身的硬币。
 
同年,1920年,由于白银的高价值,面额为5美分和10美分的硬币在铜镍坯上发行,并在生产线上添加了1美分的铜镍硬币。
 
KM #16,10美分1934年,铜镍合金,2 mln.ex.,年份1920-1934年
 
1933年,一枚½美分的青铜硬币被添加到流通硬币系列中。
 
1937年,现在在青铜坯上重新发行了1美分硬币,并生产了该系列的高级面额-50美分硬币。
 
KM #18,1 cent 1937,青铜,300万年,1927-1937年发行年份
 
人们不禁注意到,砂拉越三位统治者的硬币几乎都具有相似的设计。
 
砂拉越的领土也受到日本的占领,并于1945年被澳大利亚军队解放。1946年,最后一个"白色王朝"查尔斯·韦纳布鲁克(Charles Weiner Brook)换取了终身寄宿制,将砂拉越的领土移交给了大英帝国。由于土著人民"被遗忘询问",大规模抗议和罢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自发发生。甚至还出现了一个地下激进恐怖组织,准备并成功实施了1949年杀害砂拉越第二总督的行为。1963年9月16日,砂拉越成为马来西亚独立国家的一部分。
 

北婆罗洲

 
下一个领土的历史同样有趣。在1888年成为英国保护国之前,砂拉越以东的东海沿岸的土地相当多"行进"。最初,1865年,它们被美国领事Claude Lee Moses从文莱苏丹租借了10年。美国人对这些土地没有特别的兴趣,因此这些领土将香港的私人贸易公司转售给了婆罗洲的美国贸易公司。1875年,由于财务困难,香港公司将北婆罗洲出售给奥匈帝国驻香港领事冯·奥弗贝克男爵。奥匈帝国对这些土地也没有兴趣,此后,冯·奥弗贝克男爵(Baron von Overbeck)将土地管理权移交给了阿尔弗雷德(Alfred)和爱德华(Eduard Dentham)兄弟的企业家。1881年,兄弟俩成立了英国北婆罗洲省协会有限公司,后来改名为英国北婆罗洲特许公司,该公司获得了大英帝国的许可,可以开发领土并组织定居点。1888年,北婆罗洲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但继续由登特兄弟公司管理。
 
第一批硬币于1882年至1885年发行。这些是青铜½和1美分。值得注意的是,硬币正面有三种语言的铭文:英语,中文和阿拉伯语,这表明北婆罗洲领土的跨国组成以及当局希望从土著人民中获得新货币的普及。北婆罗洲美元等于海峡美元。由于登特兄弟获得了大英帝国的许可,并获得了为北婆罗洲发行自己的钱的宪章,因此硬币上的传说包含公司名称"英国北婆罗洲公司"。
 
KM #2,1 cent 1888,青铜,6 milln.ex.,年份1882-1907
 
在1903-1904年,硬币系列进行了更新,并改变了其组成。现在,除了1美分的硬币外,它还包括2 ½和5美分的硬币。铭文已经只有英语,铜镍合金工件。传说是北婆罗洲州。
 
KM #3,1 cent 1941,铜镍合金,1mln.ex.,年份1904-1941
 
KM #5,5美分1938年,铜镍合金,50万磅,年份1903-1941
 
1929年,北婆罗洲历史上唯一的25美分的银币发行。流通量为40万美分。与她一起,在整个英国北婆罗洲存在期间,只发行了6种不同类型的硬币。
 
在北婆罗洲的更远的地方,它仍然和砂拉越一样。1941年-日本占领,1945年-澳大利亚人解放,1946年-将领土出售给大英帝国,使北婆罗洲成为王室殖民地,1963年-北婆罗洲以国家权利进入马来西亚。